2008年11月17日 西安晚报
秦帝国全天星台遗址位置图,整个星台布局(虚线内)轮廓面积达2.8万平方公里
位于佳县方塌镇方塌村的秦帝国星台遗址,当地人称“拴马桩”。
在秦帝国星台遗址附近出土的祭祀礼器——紫薇垣星纹大口罐,陶身外壁上的白色斑被考古认定为是表示星象的星点。
日前,秦帝国全天星台遗址被完整发现。这一重大考古学术成果,由榆阳区古道研究室、文体事业局历经9年调查考证,经中国秦汉研究会会长周天游、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美东主持的专家评审组通过评审。此成果填补了中国天文学史与思想史研究的一大缺项,也使中华民族延续两千余年的天文文化谜团大白天下。
遗址面积2.8万平方公里
秦帝国全天星台由1424个圆形或椭圆形土台组成,其分别与天空332个星宿或星官一一对应,又分别对应秦帝国的疆域山川,郡县城障,宫廷苑囿,文武百官,军队、监狱,社会百业,日常生活等。同时,这些星台还与各种神话等精神世界相呼应,构成完整的“地上天国”。
秦始皇“地上天国”星台群东临黄河,西跨明长城内外,南止秀延河下游,北达鄂尔多斯高原,面积2.8万平方公里,大部分分布在陕北。其中在榆林境内除定边县外,其他11个县区均有分布,其余星台散布于延安市子长县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、伊金霍洛旗。
“地上天国”为蒙恬主持修造
据考证,“地上天国”星台群为秦统一六国后,秦始皇命大将蒙恬驻守上郡时主持修造的一大工程,历时6年完成。遗址总体轮 廓为女娲补天形,“女娲”头北足南,“身高”约809秦里(折337公里),“体宽”约365秦里(折152公里)。“身高”与“体宽”的个位数合为九五之尊。女娲形“地上天国”自下而上共分九层,每层各有其名,各含不同的若干星宿或星官,应证了“天有九层”的古老传说,也表明当时“盖天说”仍占据统治地
位。
星台用来观星、祭星、占星
负责秦帝国全天星台课题研究的榆阳区古道研究所、文体事业局有关考古人员介绍,在利用航测地图及参照后世全天图和唐代瞿昙悉达的《开元石经》等文献资料,并实地考察后他们发现,一些重要星台旁还曾设有观象所,附近设有祭星台,并置放或掩埋陶器、青铜器等礼器。考察表明,秦 帝国时期,郡、县、军城、亭障、长城、道路以及秦直道南端甘泉宫也普遍设有星台。当时的统治者通过观星、祭星、占星这种独特的方式方法来预测军国大事,广大庶民亦希望观天象知晓社会变异或自身的生计。这一习俗,至今仍在陕北一些地方流行。
中国社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陈美东研究员认为,秦星台是秦长城、秦直道之后的又一庞大而周密的建筑工程,在中国建筑史上也应有重要的地位。同时他还指出,榆林地区是这三者的交集点,其含义还有待探究。
据了解,该项研究成果还包括对秦帝国前后各种星台的考证,并发现了一大批与天文相应证的器物。
|